元宵節典故
達仁國際教育祝您:宵圓諸事圓,幸福又一年!
▉ 元宵節歷史典故
元宵,是指新春第一個月圓之夜——農曆正月十五晚。鬧元宵(Happiness of the Lantern Festival),是傳統過年的民俗活動,起源於漢代。按民間的傳統,在這天人們要點起彩燈以示慶賀。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,也就是傳統「農曆過年」的最後一天,迎來的就是元宵節。正月是農曆的元月,而古人稱夜晚為「宵」,且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,元宵節又稱為「上元節」。
按民俗傳統,在這天人們要提燈籠、出門賞月、燃燈放焰、喜猜燈謎、共吃元宵,閤家團聚、和睦的慶祝元宵。
在漢文帝時,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。漢武帝時,「太一神」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。(太一:主宰宇宙一切之神)。司馬遷創建「太初曆」時,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。
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「三元説」: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,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,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。主管上、中、下三元的分別為天、地、人三官,天官喜樂,故上元節要燃燈。
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,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。就節期長短而言,漢代才一天,到唐代已為三天,宋代則長達五天,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,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,整整十天,與春節相接,白天是熱鬧的市集,晚上點燃彩燈、熱鬧非凡,是春節假期最熱鬧、高潮的尾聲。
▉ 元宵節民俗活動
元宵節的傳統活動隨著年代的推移越來越豐富,但也不乏一些失傳的傳統活動,在此列舉較常見的民俗活動:
(一)元宵燈會:
歷史最早紀載的燈會活動始於南朝,梁簡文帝蕭綱、陳後主等都曾用生動的詩歌,描繪了南朝利用燈綵來增添節日氣氛的社會風尚。《資治通鑑》載:大業六年(610年)元宵,煬帝「於端門街盛陳百戲,戲場周圍五千步,執絲竹者萬八千人,聲聞數十里,自昏至旦,燈火光燭天地,終月而罷,所費鉅萬,自是歲以為常」。
唐武后朝蘇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詩:「火樹銀花合,星橋鐵鎖開。暗塵隨馬去,明月逐人來。遊妓皆穠李,行歌盡落梅。金吾不禁夜,玉漏莫相催。」這首詩是描寫唐洛陽城裏燈節之夜的熱鬧景象。中唐著名詩人元稹的燈節詩篇,則是當時燈節盛狀的寫照。其詩云:「洛陽晝夜無車馬,漫掛紅紗滿樹頭。見説平時燈影裏,玄宗潛伴太真遊。」可見東京洛陽燈節時是“漫掛紅紗滿樹頭。
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後,提倡燈節這一盛事,明朝洪武五年(1372)元宵節,更是別出心裁地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萬盞水燈。朱元璋還是一位製作燈謎的高手,由此促進了元宵燈會內容向更加豐富多彩的方向發展。明代中期以後,南京已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,《南都繁會景物圖》等畫卷,形象描繪了焰火奪目的鰲山及老百姓觀看演出的熱鬧場景。明代後期《正德江寧縣誌》所描繪的燈節,更是繁華得讓人目不暇接。到了清代,滿族入主中原,宮廷不再辦燈會,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。日期縮短為五天,一直延續到清末。
元宵節賞花燈也正好是男女交誼的機會,古詩文裡常可見以此為作:歐陽修(生查子)雲:“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;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後。”辛棄疾(青玉案)寫道:“眾裏尋它千百度,暮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。”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,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,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,《春燈謎》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。
(二) 猜燈謎:
猜燈謎出現在宋朝,南宋時,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,猜謎的人眾多。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,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。因為謎語能啓迪智慧又饒有興趣,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。
(三) 吃元宵:
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。元宵由糯米制成,或實心,或帶餡。餡有豆沙、白糖、山楂、各類果料等,食用時煮、煎、蒸、炸皆可。起初,人們把這種食物叫「浮圓子」,後來又叫“湯糰”或“湯圓”,這些名稱“團圓”字音相近,取團圓之意,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,和睦幸福,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,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。